教坛群英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坛群英 > 正文
傅鹰:心系祖国的化学宗师
发布时间:2022-10-20 13:30:34点击数:字号:
分享到:
我要评论 0

编者按:傅鹰是著名化学教育家、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家,是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傅鹰先后在东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等任教。1954年,傅鹰调到北京大学并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胶体化学教研室,1962年出任北大副校长。傅鹰教授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发展表面化学基础理论和培养化学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傅鹰教授

1953年,以傅鹰、张更、张锦、曹本熹、武迟、朱亚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精英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汇聚到北京海淀区九间房村一带,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凭着满腔热血和豪情壮志,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急需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恰逢傅鹰教授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档案馆、党委宣传部特别收集整理了傅鹰教授的图文资料,追忆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求实的作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谨以此文缅怀先贤,勉励后人。

励志求学,为中国尊严发奋图强

1902年1月19日,清政府外务部官员傅仰贤喜获麟儿,取名傅承仁,字肖鸿。后来改名为傅鹰。傅鹰为家中长子,有一弟两妹。弟傅承义后来成为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傅鹰童年时代受到父亲傅仰贤的熏陶,深感国家频遭外国列强欺侮,是国家贫弱和清廷腐败所致,遂萌发了为中国的尊严发奋图强的愿望。

中学时代的傅鹰

1916年,傅鹰进入北京汇文中学读书。少年时的傅鹰热爱足球和游泳,学习成绩经常刚刚及格。为此,父亲经常教训傅鹰,“为人应能自立,不能只靠父兄余荫。”良好的家庭教育给傅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成绩飞速提高。1919年,傅鹰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这一年,受“五四”运动和《新青年》等进步杂志的影响,傅鹰发奋苦读,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1922年,傅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名额,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他常常只带点面包和咖啡,钻进实验室里两三天不出来,困了就在长椅上躺一会儿,夜以继日地做实验。1930年,吴大猷先生初到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发现他所借阅的每本书的借书卡片上,几乎都有傅鹰先生的签名。他因此戏称,自己“最早认识傅鹰先生是在密歇根大学图书馆的借书卡片上”。

傅鹰(后)与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的几位留美归国青年学者合影

傅鹰在密歇根大学求学期间,邂逅了一生的伴侣兼知己——年轻有为的学妹张锦。张锦为清末两广总督张鸣岐次女,其母亲及祖母均为纪晓岚后人。张锦自幼酷爱读书,1926年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27年考取清华首届女生官费留美资格,进入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学习,被分配到傅鹰所在的实验室。在长期的同门相助中,两人渐生情谊,成为日后相濡以沫、相伴一生的情侣。

潜心科研,奠基新中国胶体化学

在美国导师巴特尔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傅鹰在当时的新兴领域——胶体化学王国里刻苦钻研,主攻表面现象和吸附作用。当时,关于吸附有一个著名的“Traube规则”,即“吸附量随溶质碳氢链长的增加而增加”,被胶体化学界奉为圭臬。傅鹰没有简单地人云亦云,他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溶质的吸附量随碳氢链长度的增加反而减少!”这一截然相反的发现震动了美国化学界。至此,关于溶质在溶液中吸附的完整规律被全面揭示出来,成为胶体化学教科书中的经典。

1928年,导师巴特尔教授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宣读了傅鹰的博士论文,得到同行的极高评价,立刻引起了一家著名化学公司的注意,他们派人以优厚的待遇聘请傅鹰去工作。傅鹰和张锦商议后谢绝了,“我们花了中国很多钱到国外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如果留在国外,为外国人做事,对不起中国人。”

傅鹰在密歇根大学进行一年博士后研究后,国内的东北大学向他发出了回国任教的邀请。于是,1929年夏,傅鹰回到了阔别7年的祖国。在航行于太平洋的轮船上,傅鹰填词一首赠给尚留美继续学业的张锦:“……待归来,整理旧山河,同努力!”

1929年秋,傅鹰到东北大学任教。时值日本侵略军发动侵略我国东北三省的战争,时局动荡,他又受聘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后加入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在那里,傅鹰一人分别讲授三个年级的无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并指导学生研究活性炭的制备和吸附性能。1934年,傅鹰先生又辗转到了重庆大学。1935年,学成归国不久的张锦与傅鹰结为伉俪,也来到重庆大学任教。二人因生活俭朴,被誉为“一对布衣教授”。

傅鹰先生与夫人张锦教授

1939年,傅鹰受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力邀到厦大任教,在此期间,“他创新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培养青年教师,让厦门大学化学学科走到全国前列”。当时,刚刚大学毕业一年的蔡启瑞(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被指派给傅鹰当助教。傅鹰克服教学和科研设备条件很差的状况,因地制宜地建议蔡启瑞试用抽提法分析小分子脂肪酸混合物,利用水-油两相中一些脂肪酸组分分配常数的不同来进行分析。傅鹰当时指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刚刚在国际上萌芽,其原理是利用气相中待分析的一些组分在气-固两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来实现分析。就这样,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完成了一篇用抽提法分析脂肪酸混合物的论文,发表在Ind. Eng. Chem. Anal.上,早于马丁(Martin)和辛吉(Synge)因色谱工作获得诺贝尔奖十几年。著名化学家唐有祺院士曾这样评价:“傅先生才是一位大科学家。书教得好,科研做得精,有远见,有胆识。当初是他把胶体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带动了起来。他是新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

1943年,萨本栋校长病重,希望傅鹰接任厦门大学校长一职。但国民党要求继任厦门大学校长必须加入国民党,傅鹰严词拒绝:“我宁可不当校长,也不加入国民党!”

傅鹰先生与夫人张锦教授及子女合影

1944年底,傅鹰夫妇把9岁的儿子傅本立寄养于天津的亲戚家中,再度经印度乘船赴美。二度赴美的傅鹰继续与导师合作,从事表面化学研究,并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他在指导学生实验中发现了测定多孔固体比表面的新方法,比BET理论早了8年。

躬身讲堂,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

国外的大学为傅鹰夫妇提供了便利的科研条件,但二人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祖国和人民。新中国成立后,傅鹰夫妇二人毅然决定回国。“我回国后,主要从事教学。我要用我学到的东西,培养更多的新人,让他们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比我更大的贡献!”经过一年多的周旋和斗争,1950年8月31日,历经磨难的傅鹰夫妇终于和126位同样心系祖国的学者一起,在旧金山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游轮,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

1950年10月,傅鹰到北京大学化工系任教授,兼任化工系主任;张锦任辅仁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傅鹰随北京大学化工系转入清华大学,为调任即将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做准备。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正式成立,傅鹰夫妇一起来到北京石油学院,为国家培养石油科技人才。

傅鹰先生在实验室

1954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主任、从事胶体化学研究的诺沃德拉诺夫教授来到中国讲学。他刚一到北京就急切地向接待人员打听:“有一个叫Ying Fu的,我只知道他是一个中国人。现在他在哪儿?是不是在中国?如果在中国,我很想拜见他!”

见到接待人员一头雾水,对“Ying Fu”一无所知,诺沃德拉诺夫教授马上如数家珍似的向他介绍“Ying Fu”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补充到:“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熟悉‘Ying Fu’这个名字,读到他的许多论文。他是国际著名的胶体化学专家。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我是他的学生,一个虔诚的崇拜者!”

接待人员立即把这一情况向上级部门做了汇报,一查,“Ying Fu”就是现在北京石油学院任教的傅鹰!没在履历上写过自己科学成就的傅鹰,在短短一年内就已经凭着自己对教学科研的热情投入,成为北京石油学院著名的“八大教授”之一;夫人张锦也因在北京石油学院开创了有机化学教研室、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而成为北京石油学院历史上令人仰望的大先生。

与学生在一起的傅鹰先生

1955年,傅鹰被调往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夫人张锦也于1959年调入北京大学。此后,傅鹰夫妇一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工作,直至生命的终点。

傅鹰对待学生极其认真。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学得明白透彻,他极为重视备课环节,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他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厚积”足够的知识,并精心琢磨、剥茧抽丝,才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薄发”给学生,教学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傅鹰的课广受学生欢迎。上课的阶梯教室不但座无虚席,讲台两边和纵向过道都是席地而坐的人。那时,没有扩音器材,“整个大教室或静谧或活跃的气氛,全在先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的调动之中。”“傅鹰先生是化学大师,也是语言艺术的大师!”“听他的课,真使人着迷!”傅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经常语重心长地把国家的需求和他们能够为国服务的领域、机会摆出来,激发学生服务国家的欲望和热情。如讲到“海水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大仓库……我国是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们必须注意海水的利用。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些国家资源首先决定于我们化学家,特别是青年化学家的努力程度。”

1972年,傅鹰先生(前排右三)和化学系部分教师与来访的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田心棣合影

傅鹰常说:“不可误人子弟!”如果说认真备课是为了不误人子弟所付出的心血,那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则是他为达此目的的另一番良苦用心。他教导学生严谨、认真,公开宣布,“课堂上我的话就是法律”。无需三催四请,学生都不敢怠惰,刻苦学习,学识日益精进,考试时优秀者比比皆是。见此,傅鹰先生欣慰地说:“不严不足以示爱。”

傅鹰先生所著教材《化学热力学导论》

傅鹰视教材为教学之本,花费大量心血编写教材。他认为,“无论哪一门科学完全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作为科学的继承者,我们应当知道前辈的成就。前辈的成就不但是后辈的榜样,而且也是路标。明白了发展的路径,常常可以使我们避免许多弯路。”傅鹰常常告诫大家,“写教材一不要为名,二不是逐利,唯为教学和他人参考之用,切记认真,马虎不得。”傅鹰常说:“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他对自己编写的教材从不轻易出版,生前亲睹出版的只有《化学热力学导论》。而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倾注心血、40-50年代两次铅印的《大学普通化学》,纵然已经用来培养过数代学生了,还是在他逝世后才正式出版。1987年,该书被公推授予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1979年9月7日,傅鹰因病逝世。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隆重悼念这位勤勤恳恳、顽强奋斗,为科学和教育事业贡献一生的伟大爱国者。2002年,在傅鹰先生百年华诞的纪念活动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笔题词:“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傅鹰学识高深、忠诚爱国、严谨治学的高尚人格,将永远为人们颂扬与景仰。

爱游戏app官方入口 近70年的建设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以傅鹰、张锦等人为代表的历代石大人励精图治、不懈奋斗的结果。他们身上家国同心的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无畏精神、惟真惟实的治学精神、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鼓舞着石大人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 作者:秦莹莹 杨安 来自:档案馆 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卜令朵 审核:徐永涛】

关闭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32)86983218

网站维护:爱游戏app官方入口 (华东)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


  • 学习强国号
  • 中国教育发布
  • 山东教育发布
  • 石大新浪微博
  • QQ空间
  • 石大官方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