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为广大教师指明了追求的目标,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所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同呼吸共命运,承载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高等教育支撑使命,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 摇篮”的高校,爱游戏app官方入口
(华东)始终秉持教育家精神强师立教,高擎石油高等教育大旗,唱响“我 为祖国献石油”的报国旋律,涌现出了许多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楷模和引领石油高等教育发展的教育家。学校的优良传统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提供了丰富滋养,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也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号召,学校需要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并系统加强教育家精神涵养。
涵育教育家精神,根本在教师自我精进、自我修养,形成源源不断的内驱力,关键在优化教师发展的环境和机制,集成持之以恒的外驱力。
内驱力的生成,根源于认识的升华,发自于意识的自觉。追求教育家精神,应该从教育家精神根源上促进教师自觉强化三种意识,形成精神追求的内在需要和动机。
强化教师使命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 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 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强国必先强教,强教需先强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成为强教之师、强国之师,教师肩负的使命伟大而光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求真理传文明,弘大道育英才,教师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代代石大人坚守报国赤诚、传承大道薪火,成就了学校作为“值得尊敬的大学”的崇高荣誉。学校 正在积极打造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拔尖人才,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体系,着力提升贡献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强国建设是石大教师必须的责任担当,石大教师应该增强使命意识,以使命意识作为追求教育家精神的强力引擎。
强化教师楷模意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 教师的行为准则,“师者,人之模范也”是教师的立身目标。学校70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为教师树立了追求教育家精神的标尺。他们“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以学高为师,对学生形成榜样和示范,以身正为范,成为立德树人楷模;他们坚守教育者的特质,坚持修身明德,彰显崇高人格,竖起学者与师者形象,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赢得世人称颂,成为人之楷模。以先贤先哲为榜样,增强争做楷模的意识,应该成为石大教师追求教育家精神的动力之源,而践行教育家精神是石大教师做好楷模的必由之路。
强化教师职业意识。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之所以令人尊崇,根本在于其所职从业的是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承载的促进人的发展、推动文明进步的职能赋予了教师职业崇高的荣誉,这种荣誉感可以为教师锤炼教育家精神形成充分的内生动力。同时,教育是一个教育者带领被教育者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不断追求理想、追求真善美的事业,教育事业蕴含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根脉,也是教师可以内化于心的精神动力。学校有潜心从教、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教风传承。新时代,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认知,立足学校实际,既要促进教师强化作为职业人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保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也要促进教师强化作为石油高等教育专门教育者的专业追求和职业理想,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保证教师以强烈的职业意识形成教育家精神最基本的特质,并为全面养成教育家精神提供原动力。
外驱力的注入,既可以作用于牵引,又可以作用于推动,同时可以保证方向。施加外驱力于教育家精神培育,需要尊重教师发展规律,重点强化四个作用力。
依靠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引领力。教育家精神的培育是思想认识提升的过程,首先是一项思想工作,需要以思想政治工作做引领。学校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办中国特色大学,铸就了家国同心、至诚报国的思想信仰;学校在参加新中国所有大型石油会战中吸收了石油精神,师生校友中有“两弹功臣”曹本熹、“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等精神楷模,在发展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学校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夯实师资队伍思想政治根基,建立了新时代培根铸魂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今后应该更好利用这些资源,强化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教师弘道追求,在教育家精神培育中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
完善教师发展机制,形成支撑力。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必须置于教师队伍建设整体中考虑,特别是要以健全的教师发展机制为保障和支撑。学校以“关爱学者”作为价值追求,积极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完善教师服务制度、发展环境和教学发展体系,为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后,需要进一步搭建好教师发展平台,把教育家精神培育融入教师素养培养、教书育人能力培训之中;进一步加强基于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强化教育家精神的集体认同;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师德为首的评价原则,注重对躬耕教坛、立德树人、追求卓越、求是创新的态度、实绩和贡献的评价,形成有利于教育家精神培育的“指挥棒”。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形成滋养力。文化是培育精神的土壤,教育家精神只有在适于教育家培育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勃发生机、发扬光大。学校具有矢志不渝、砥砺前行的非凡历史,富有“爱党爱国、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形成了“家国同心、艰苦奋斗、唯真唯实、追求卓越”的精神传承,为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储备了天然的沃土。今后需要进一步强化家国同心、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内核,砥砺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注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融入校园文化,让教师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集中强化师道文化,重视发挥教师节、教师入职和荣休仪式等活动的效应,健全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倡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道传承。
严把教师职业行为,形成约束力。以师德为重点的教师优良职业行为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追求教育家精神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高位要求,需要加强正向激励。学校始终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性制度。培育教育家精神,需要把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和各项具体规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严明师德遵循,加强高位引领的基基础上,严格底线约束,加强日常教育督导,严管师德失范行为,促进教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提振师道尊严。要通过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强化教师职业意识培养,教育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促进教师提高职业素养、认真履职尽责。
内驱力作为内生自动力,发源于个体的意愿与意志,对于教育家精神的养成具有主导作用;外驱力作为外生推动力,蕴含在外部条件和机制之中,对于教育家精神的涵养具有驱动作用。外驱力只有作用于内因才能发挥影响,内驱力需要借助外因以增强动能,两者可以形成动态平衡,实现相互促进。实现对教育家精神的涵育久久为功,需要统筹调动内驱力与外驱力,相向而行、汇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