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结果公布,全市共9个项目立项,其中学校获批3项,项目负责人分别为化学化工学院胡涵教授、曾景斌教授,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于旭教授。这是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设立重点项目。
胡涵教授主持的“基于炼化副产软碳前驱体的硬碳材料制备及其储钠性能调控”项目针对“基于炼化重质副产物的储钠硬碳材料可控制备及其性能调控研究”指南方向,提出以炼化副产沥青、石油焦为原料构筑储钠硬碳材料,储备炼化转型新技术。项目针对沥青、石油焦的物相及反应特性,分别采用脱氢聚合-预氧化以及液相活化策略抑制原料中稠环基元的石墨化倾向,构建富含贯通闭孔的硬碳材料;探究构筑硬碳过程中活性自由基物种的演化规律,揭示原料物性对硬碳微观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导制备硬碳用沥青、石油焦的定制;开发基于电子顺磁共振的原位表征技术,阐明电解液组分等对固态电解质界面的影响规律,优化电解液,实现硬碳高倍率应用。
曾景斌教授主持的“基于分子工程调控的荧光碳量子点精准合成、发光机制及免疫层析应用研究”项目针对“高性能荧光碳量子点的精准合成、发光机制研究及免疫层析应用”指南方向,研发新型碳量子点合成策略与路径,研究碳点结构、官能团、缺陷、杂原子掺杂等关键参数与发光机制的构效关系,阐明其发光机理,揭示碳点与分析物作用机制,解决当前碳量子点性能不足、结构解析困难及构效关系不明确等难题,实现多类病原体高灵敏定性-定量分析。
于旭教授主持的“领域知识引导的智慧城市数据生成与大模型迁移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针对“面向智慧城市的数据生成与融合大模型技术研究”指南方向,开展领域知识引导的城市稀疏数据生成仿真策略设计、面向智慧城市多场景应用的视觉大模型构建、城市垂直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构建、智慧城市系统开发与示范验证等技术研究,解决当前智慧城市领域稀缺场景算法数据难获取、模型泛化能力弱、通用语言模型不适用于智慧城市专有领域等问题,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实现城市持续、高效发展目的。
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要支持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科技人员及团队,聚焦我市重点发展产业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研究,促进我市优势学科发展,推动若干科学前沿或符合我市战略需求的重要领域取得突破,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强度100万元/项。
(基金与计划项目办公室:刘伟,审核:李福来)